国新办举行推动外贸保稳提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三)

来源:国新网


2022-06-08 11:50:36



彭博新闻社记者提问(张馨 摄)


彭博新闻社记者:


现如今外贸领域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港口运输问题,4月份受疫情影响,上海港口封控管理,而且货车运输也受到一些疫情影响。现在上海市政府和中国政府采取了何种预防措施防止宁波、深圳等其他港口城市出现此类问题?谢谢。


2022-06-08 12:01:03


王受文:


谢谢你的提问。关于物流问题和重要港口的问题,现在国务院已经专门成立了物流保通保畅工作机制,对于一些重要的港口如何在疫情条件下保持正常生产,有关部门也在制定一些标准的作业程序,来确保这些港口正常运行。这个问题实际上也是很多外贸企业很关心的问题,中国在这方面还是有很大优势的。全球十大集装箱港口中,有7个是中国的港口,所以在遇到疫情的情况下,我们的运筹能力还是比较强的。这是一个很专业的问题,我建议你们可以和交通运输部门进行进一步的询问。谢谢。


2022-06-08 12:03:16


寿小丽:


关于物流保通保畅问题,近期我们已经举行了多场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相关情况,希望你能关注。本周还会有相关的新闻发布会,也欢迎你参加。请继续提问。


2022-06-08 12:10:42



深圳卫视记者提问(张馨 摄)


 深圳卫视记者:


近期随着内外部贸易环境的变化,以及受到国内新一轮疫情的影响,国内部分行业存在订单流出和产业外迁的现象。请问,商务部对此有何评价?下一步会有什么样的考虑和安排呢?谢谢。


2022-06-08 12:13:12


 李兴乾:


谢谢。这个问题,社会各界普遍关注,有很多媒体已经从不同的角度做了分析和报道。您的问题其实是两个方面,一是怎么看,二是怎么办。


关于怎么看,我们有三个基本的判断。


第一,回流订单流出的影响整体可控。今年以来,随着周边国家生产端的逐步恢复,去年回流到国内的部分外贸订单再次流出。总体看,这些订单流出的规模是可控的,影响是有限的。


第二,部分产业的外迁符合经济规律。中国已经连续13年位居全球货物贸易出口第一大国。随着国内产业的持续升级,要素结构在发生变化,一些企业主动进行了全球布局,将他们一部分的制造环节转移到国外,这是贸易投资分工合作的正常现象。


第三,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当中的地位依然是巩固的。中国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基础设施、产业配套能力以及专业人才方面的明显优势,我们的营商环境也在持续优化,超大规模市场的吸引力在不断增强。今年前四个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了26%,其中制造业使用外资增长了65%。


关于怎么办,商务部将坚持问题导向,全力帮助外贸企业保订单、拓市场、稳产业。我们要办好四件事。


第一,推动政策措施落地见效。要落实好国务院出台的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实好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意见,帮助外贸企业复工达产,全面恢复、持续增强中国外贸的综合竞争力。


第二,加强企业的服务保障。要充分发挥外贸外资协调机制办公室的作用,会同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全力帮助解决好外贸企业在贸易便利化、物流运输、获取订单各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第三,要引导产能优化布局。要持续培育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区,用好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这些平台和载体,引导产业向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梯度转移。要指导有条件的企业有序开展全球布局,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第四,坚定推进高水平开放。要高质量实施RCEP,持续推进自贸区提升战略,推进加入CPTPP和DEPA,对标高标准的国际贸易规则,让中国始终成为外商投资的热土。中国也将继续和志同道合的国家一起,共同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和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


谢谢。


2022-06-08 12:17:15



澎湃新闻记者提问(张馨 摄)


 澎湃新闻记者:


近日,国办印发的《关于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意见》提出,全力保障货运物流运输畅通,有力有序疏通海空港等集疏运等。请问,海关总署将采取哪些举措保障货运物流运输通畅?谢谢。


2022-06-08 12:17:40


 金海:


感谢你的提问。国办印发《关于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意见》提出了促进外贸货物运输保通保畅、推动跨境电商加快发展提质增效、加强进口促进平台培育建设、支持加工贸易稳定发展等政策措施,为做好海关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和重要指引。为实现进出口保稳提质任务目标,重点将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强化监管优化服务,促进进出口物流安全畅通。海关在加大口岸通关现场力量投入的同时,扩大海运及内河运输船舶“联动接卸”,转关货物“离港确认”等措施,深入推进进口货物“船边直提”和出口货物“抵港直装”试点,支持开展铁路“快速通关”等业务,服务保障口岸通关环节安全畅通,提高进出口物流便利化水平。


第二,企业有诉求、海关有回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助企纾困。海关总署出台了促进外贸保稳提质10 条措施,加快企业急需货物通关,提高进出境物流效率,保障重点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建立完善服务企业的长效机制,支持企业复工达产。各地海关也加强和企业的对接,结合实际提出了具体的细化举措,确保各项惠企政策落实落细。


第三,加强服务引导,让政策的红利更多惠及广大进出口企业。顺应外贸发展的新形势,加大对相关措施的宣传和引导,帮助更多的企业用好跨境电商进出口退货等便利措施,不断提升跨境电商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今年以来,跨境电商B2B 直接出口(也就是“9710”监管方式)和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也就是“9810”监管方式)贸易迅速增长,增幅明显高于同期全国进出口的平均增幅。


下一步,海关总署将继续加大对广大进出口企业的服务和引导,不断完善助企纾困的措施,稳定企业的预期,持续做好进出口数据的发布和解读,更好地促进我国外贸保稳提质。


谢谢。


2022-06-08 12:20:48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张馨 摄)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我的问题也和跨境电商有关,我们注意到,在助力跨境电商发展方面,关于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意见要求,推动跨境电商加快发展提质增效,请问目前相关工作的进展如何?商务部还将为推动跨境电商发展量身定制哪些新举措?谢谢。


2022-06-08 12:21:09


 李兴乾:


谢谢你关心跨境电商。跨境电商现在广受各国消费者的欢迎,正处在创新发展的窗口期。国务院已经分6批在全国设立了132个跨境电商综试区。去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意见》,今年外贸保稳提质的意见又进一步提出推动跨境电商加快发展提质增效。商务部正会同各地各部门持续优化发展环境,推动跨境电商不断地提高质量效益和服务水平。今年一季度,我们国家跨境电商进出口是43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5%。1-4月,市场采购贸易的出口超过26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7%。海外仓的数量和规模也在持续增长,现在海外仓的面积已经超过1600万平方米,其中90%分布在北美、欧洲和亚洲市场。我们的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超过2000家。总体看,跨境电商等这些新业态呈现出稳中提质、结构和布局逐步优化的阶段性特点。


同时我们也看到,随着各国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拉动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快速增长的因素也在发生变化。有的国家和地区滞胀风险上升,国际市场需求增势放缓,商品消费正在转向服务消费。这就要求包括跨境电商在内的各种新业态要进一步增强创新能力,为各国消费者提供更加富有个性化的便利服务。


商务部将聚焦行业痛点,解决跨境电商发展的共性问题。我们将从完善支持政策入手,尽快出台便利跨境电商出口退换货的政策措施,支持符合条件的跨境电商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优化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的退税流程,研究制定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保护指南等。同时,扎实推进跨境电商综试区的建设,做好综试区考核评估以及结果应用,发挥好综试区的示范引领作用。我们还将持续加强主体培育,引导行业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加快海外仓的发展,目前商务部也正在牵头研究具体的支持举措,鼓励多元主体来建设海外仓,要支持企业优化海外仓的布局,完善全球的服务网络。此外,将持续推进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创新发展,支持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挥出带动作用,从而推动跨境电商与其他业态联动互促、融合发展,不断拓宽贸易渠道,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助力外贸保稳提质。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