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首个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正式启用

文章来源:南宁海关



6月27日上午8点,“海丰虎山”轮进入北部湾钦州海域,靠泊在北部湾港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这是该码头首次靠泊船舶,标志着广西首个自动化码头正式启用。钦州港海关线上为“海丰虎山”轮办理准卸准装手续,该船搭载的进口集装箱矿产品、出口的汽车配件、化工产品等共计553个集装箱,顺利通过自动化岸桥和智能引导运输车完成装卸作业。


钦州港海关物流监控科科长朱奎瑞说:“为确保首艘靠泊船舶和首批货物安全高效通关,我们提前对接,第一时间掌握货物信息,指导企业采用‘提前申报’。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启用使得港口与海关间的数据交换更加高效,实现了进出口集装箱货物海关监管全程可视化。我们可以在系统上清楚地看到每个作业环节,随时查询到该批货物的具体位置,这将进一步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能。”


钦州港大榄坪南作业区7#、8#泊位自动化一期改造工程,是将原建设规模为两个7万吨级的多用途泊位,通过改造建设2个10万吨级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泊位岸线总长518.5米,达产后年集装箱吞吐量100万标箱。这是继青岛、上海后,又一个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意义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同时也是全球第十五个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据海关统计,今年以来经钦州港口岸进出口总值约643亿元,同比增长34.7%;钦州港海关同时具备水果、肉类等四类指定监管场地资质,共进口东盟国家榴莲、山竹、菠萝蜜等水果7.4亿元,同比增长58.1%。在口岸外贸快速增长的同时,对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智能化、高效化的要求也更为迫切。据了解,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采用全球首创U型工艺,三段式智能闸口,一体管理,实现内外车辆物理隔离,交通分流,大大提高闸口智能化水平,有效提高闸口通过能力,显著提升集疏运管理水平。此外还创新应用大数据、云平台、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打造全球领先的高度智能化系统,码头内集装箱货物运输更为便捷、安全,海关监管更为精准、高效。


在自动化泊位设计建设之初,钦州港海关即成立了工作专班,与自动化码头建设团队就方案规划、流程设计和海关监管要求同步嵌入等方面反复进行沟通交流,不断优化完善自动化码头启用后集装箱海铁联运、监管查验等物流监管模式方案,实现自动化码头与“智慧湾”舱单、卡口、查验等协同作业模式的无缝对接;全程跟进自动化码头建设进度,确保自动化码头按期完成建设启用。


同时,为用好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智能优势,钦州港海关还全面推行“提前申报”、“船边直提”、“抵港直装”等作业模式,对不需要查验货物,企业可凭海关电子放行信息,直接自码头提离或者装船发运;对查验货物实行“日清日结”模式,查验正常货物即检即放、应放尽放,最大程度压缩货物在港停留时间,实现通关“零等待”。


自动化码头的启用为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提供了重要支撑,将极大提升北部湾港的核心竞争力,对加快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门户港和国际枢纽港建设、实现2025年北部湾港1000万标箱发展目标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