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瞭望》新闻周刊重点推出广西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报道(一)
来源:广西日报
■ 2021年4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广西考察时指出,要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大力发展向海经济,促进中国—东盟开放合作,办好自由贸易试验区,把独特区位优势更好转化为开放发展优势
■ 2019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标志着西部陆海新通道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 西部陆海新通道,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衔接长江经济带,有力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 西部陆海新通道,利用铁路、公路、水运等多种运输方式,由重庆一路向南,经广西北部湾出海通达世界各地,相较于走长江航道出海转运东盟等地,新通道大幅缩短了运距,出海物流时间最长可压缩25天
■ 随着铁海联运班列、国际铁路班列、跨境公路班车三种物流形态的常态化运行,通道经济的发展动能逐渐显现
■ 目前,西部陆海新通道已建立起西部12个省区市和海南省、广东省湛江市、湖南省怀化市“13+2”合作机制,通道延伸到越南胡志明市、印尼巨港、菲律宾苏比克等地,目的地辐射到107个国家(地区)的319个港口
夏日的北部湾港,货轮穿梭,巨臂起舞。这个全球吞吐量增长迅速的大港,正朝着“集装箱吞吐量超1000万标箱、货物吞吐量达5亿吨”的目标奋力冲刺。
一湾相挽十一国,内外联动东中西。地处西南边陲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沿海、沿江、沿边,区位优势独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广西开放发展,赋予广西“三大定位”新使命,从战略层面指明方向——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
2021年4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广西考察时指出,要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大力发展向海经济,促进中国—东盟开放合作,办好自由贸易试验区,把独特区位优势更好转化为开放发展优势。
2017年8月,重庆、广西、贵州、甘肃四省区市签署《关于合作共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的框架协议》,形成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前身。2019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标志着西部陆海新通道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21年9月公布的《“十四五”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经济、高效、便捷、绿色、安全的西部陆海新通道。
西部陆海新通道,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衔接长江经济带,有力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球视野下,这条国家级的大通道,使中国西部内陆腹地通达东盟,走向全球,成为连接欧亚全球供应链中心的运输大动脉和合作大桥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广西,是西部陆海新通道陆海交汇的门户。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广西壮族自治区勇担历史使命,促进港口扩能、通道畅通、物流提质、产业融合,联合通道沿线国家和西部省份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做深做实面向东盟的开放合作,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新作为。
立足北部湾,描摹新蓝图,新观念在形成、新资源在集聚、新枢纽在牵引,一曲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陆海之歌”正在唱响。
基础设施“软硬”兼施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不断加强与西部地区及东盟国家的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2021年,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达2503亿元。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以广西北部湾港为关键节点,向北通过铁路经贵州、重庆、甘肃等纵贯中国西部,衔接中欧班列;向南连接东盟乃至全球各大港口。
“西部陆海新通道,利用铁路、公路、水运等多种运输方式,由重庆一路向南,经广西北部湾出海通达世界各地。”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公司货运受理服务中心物流市场部部长郭韬介绍,相较于走长江航道出海转运东盟等地,新通道大幅缩短了运距,出海物流时间最长可压缩25天。
港口运力倍增。打开中国地图,西部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一眼可见——北部湾蜿蜒绵亘的海岸线,串联起北海、钦州、防城港3座港口城市。
2017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乘车来到铁山港公用码头。他强调,写好海上丝绸之路新篇章,港口建设和港口经济很重要,一定要把北部湾港口建设好、管理好、运营好,以一流的设施、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为广西发展、为“一带一路”建设、为扩大开放合作多作贡献。
北部湾港,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枢纽港口。数据显示,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由2016年的179.51万标箱到2021年的601万标箱,增加超过2倍。2022年上半年,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达316.50万标箱,同比增长21.36%。
目前,北部湾港拥有生产性泊位276个,其中万吨级泊位103个,比2018年多了20余个。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董事长李延强介绍,目前我国西部地区和新加坡等东盟国家间经北部湾港串联起的铁海联运主干线,由2017年的1条扩容至13条,并实现了主要港区进港铁路全覆盖。
做强铁海枢纽。一个铁路集装箱能够走多远?在地处北部湾的钦州港东站,答案是:通江达海、联通欧亚。
2019年,以钦州港东站为中心,建起的占地约1200亩、年装卸能力105万标箱的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成为广西打通铁海联运“最后一公里”的标志性项目。
“此前,铁路集装箱无法出境,运途也相对短。”望着堆场里的成排货柜,广西沿海铁路公司钦州港东站站长黄江南深有感触,原本仅设计为钦州保税港区配套车站的钦州港东站,几年间一跃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的关键节点。车站发车量,由最初的每月几列,快速增长到如今的一天二十多列。
广西沿海铁路公司运营部副主任宋世军说,2021年4月,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累计突破1万列,完成前5000列目标用了3年,完成后5000列目标仅用不到1年时间。
目前,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已常态化开行北部湾港—重庆、北部湾港—四川、北部湾港—云南、北部湾港—贵州、北部湾港—桂东/桂北、北部湾港—河南7条线路,货物品类达六百多种,货源覆盖我国14个省区市的106个站点,运输货物辐射107个国家和地区的319个港口,形成“一带一路”经中国西部地区的完整环线。
铺就公铁路网。今年上半年,G75/G7212兰海高速钦州至北海段改扩建、天峨至北海公路(巴马至平果段)续建等多个公路项目加快建设。
“2018年以来,通过采取超常规举措,广西推动综合交通网络更加完善。到2021年底,仅高速公路新开工里程就达五千三百多公里,超过此前几十年的总和。多条高速公路直通港口和边境口岸。”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陈鸿起说,2022年广西在建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达76个,到年底全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突破8000公里。
高速公路网络越织越密,铁路交通网络也加速构建。走进喀斯特地貌广布的桂西北山区,新通道中线通道——广西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贵南高铁建设有序推进。崇山峻岭间,高铁线路雏形初现,通车后从南宁到贵阳的通行时间将从5个多小时缩短至2个多小时。
“2020年底,东线通道焦柳铁路怀化至柳州段完成电气化改造,实现全线电气化。”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西线通道关键项目黄桶至百色铁路也在加速推进。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成渝双城经济圈以及西南西北地区的便捷通道。
硬联通软支撑。2022年7月7日,一艘装载4950TEU集装箱的船舶“新北京”轮顺利靠泊广西北部湾港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标志着首条钦州至北美西集装箱班轮直航航线正式开通。
广西自贸区钦州港片区管委会贸易与物流发展局协理局长陈保国说,钦州港片区深化集装箱“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集成改革,推动钦州港口岸与重庆等地“单一窗口”数据对接,实现区域“单一窗口”数据全流程共享。
南宁市北部湾办常务副主任黄汉锋说,南宁市通过创新打造全国首个国际邮件、跨境电商、国际快件“三合一”集约式监管模式,升级完善跨境电商公共服务系统,货物总体出口通关时长从8小时以上压缩到1小时左右,为跨境电商货物进出口提供了良好条件。
2022年7月20日,西部陆海新通道西线通路畅通工程——叙(永)毕(节)铁路(川滇段)全线最高墩、最大跨冯家寨特大桥合龙。
如今,西部陆海新通道三条“主通道”同步发力——中线自重庆经贵阳、南宁至北部湾出海口(北部湾港、洋浦港),东线自重庆经怀化、柳州至北部湾出海口,西线自成都经泸州(宜宾)、百色至北部湾出海口。
一条大运河呼之欲出,即联通西江和钦江水系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2022年7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批复了平陆运河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运河建成后,南宁、贵港等地经水路到北部湾港的路程,将缩短五百多公里,货运运输成本和时间大幅降低。”陈鸿起介绍,北部湾将形成“海铁+江海”联运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