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放丨广西高水平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新闻发布会(一)

来源:广西云客户端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于2022年8月3日(星期三)10:00,在广西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樊一江、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副厅长韦勇球,自治区商务厅党组成员周密,自治区北部湾办副主任、新闻发言人覃元臻,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副行长、新闻发言人张春光,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新闻发言人马正国,介绍广西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取得的亮点成效,并答记者问。发布会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陈志军主持。


广西高水平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2年8月3日(星期三)10:00

地点:南宁市民族大道112号广西新闻发布厅

出席人员:

樊一江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

韦勇球 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副厅长

周密 自治区商务厅党组成员

覃元臻 自治区北部湾办副主任、新闻发言人

张春光 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副行长、新闻发言人

马正国 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新闻发言人

主持人:

陈志军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



10:00

陈志军:



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


欢迎大家出席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是党中央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特别是2021年视察广西时强调“ 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2019年8月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先后印发了《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十四五”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为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作了具体部署安排。广西各地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指示精神,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聚焦“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这一目标任务,注重提升战略思维抓谋划、注重融入大局抓统筹,加快推动了一批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提升促进开放发展、保障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水平,为全面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有力支撑。今天,我们很高兴地邀请到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樊一江先生、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副厅长韦勇球先生,自治区商务厅党组成员周密先生,自治区北部湾办副主任、新闻发言人覃元臻先生,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副行长、新闻发言人张春光先生,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新闻发言人马正国先生,介绍广西高水平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所取得的成效、亮点及下一步工作措施,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有请樊一江先生作介绍。


10:02

樊一江: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与新闻媒体朋友们见面,借此机会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2019年8月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先后印发《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十四五”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实施方案》。3年来,我区按照国家战略部署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要指示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要求,牢牢把握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1+1+4+3+N”目标任务体系的总体部署,大力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通道运输能力和效率效益水平明显提升,展现出强大的竞争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10:04

樊一江:


一是陆海空互联互通水平显著提升。铁路方面,东线通道已实现全线电气化。中线通道贵阳至南宁高铁将于2023年建成运营,黔桂铁路增建二线已列入国家2022年重点推进项目。 西线通道关键项目黄桶至百色铁路计划年内开工建设。公路方面,东中西三条高速公路主通道,广西段已全线贯通,柳州经合山至南宁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G80广昆高速公路南宁至百色段改扩建一期工程于今年3月开工建设。航空方面,南宁机场改扩建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我区在飞国际货运航线达到16条,今年上半年南宁机场国际货邮吞吐量达3.4万吨,同比增长近6倍。


二是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加快建设。建成钦州港20万吨级航道、钦州港30万吨级油码头等一批重大项目,今年6月建成钦州大榄坪南作业区7号8号泊位,成为全国首个海铁联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江海连通工程—平陆运河7月20日已批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近期将开工建设。目前,北部湾国际门户港拥有万吨级以上泊位101个,综合吞吐能力近3亿吨。


三是通道运行质量和水平显著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已覆盖我国中西部16省(区、市),2017年至2021年,班列年开行量从178列增长到6117列,年均增速超过140%;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从228万标箱增长到601万标箱,年均增长27.4%,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跻身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双前十”。今年上半年,各项指标均保持较快增长,海铁联运班列共开行4132列、同比增长42%;北部湾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16.5万标箱、同比增长21%。此外,我区开行的跨境直通中欧班列已延伸至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10:06

樊一江:


四是通道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持续开展北部湾港降费集中攻坚行动,目前北部湾港综合收费与国内主要港口基本持平。全面推广“提前申报”等通关模式改革,今年上半年,广西口岸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16.96小时、1.12小时,位居全国前列。进一步完善北部湾国际门户港航运服务中心功能,出台吸引航运相关企业入驻的优惠政策,推动全国首个陆路启运港退税试点政策在北部湾港落地实施。


五是通道开放合作水平不断提升。加快推进中马“两国双园”、川桂国际产能合作园等国际省际合作园区建设,北海、防城港、钦州等3个临港产业园区实现工业产值超千亿元。通道运营平台不断发展壮大,国铁集团、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中谷海运集团等国际国内重点企业深度参与通道建设运营,共建共享西部陆海新通道,不断转化为实际成果。


下一步,我区将持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要指示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部署,围绕2025年基本建成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目标,大力提升以铁路为骨干、高等级公路为补充的干线运输能力,不断强化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和国际枢纽海港功能,促进交通、物流、商贸 、产业深度融合,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强有力支撑。


一是着力提升通道运输能力。年内建成南宁至崇左铁路、G75/G7212兰海高速钦州至北海段改扩建等工程,建成南宁国际空港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推动陆、海、天、网“四位一 体”互联互通格局加快形成。二是着力打造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加快推进钦州港20万吨级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防城港30万吨级航道等港航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港口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力争今年全年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达700万标箱以上,到“十四五”末达1000万标箱以上。三是着力提升通道运行质量和效益。加快推进南宁、柳州、钦州—北海—防城港等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持续扩大海铁联运班列线路覆盖范围、开行规模和质量,力争全年海铁联运班列累计开行7000列以上,到“十四五”末开行量达1万列以上。四是着力提升通道开放合作水平。加快建设南宁国际铁路港等重要枢纽经济平台,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和长江经济带,大力推动国际省际产能合作,加快发展向海经济,构建跨境跨区域产业链供应链。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10:11

陈志军:


感谢樊一江先生的介绍,下面进入问答环节,提问前请记者通报代表的新闻机构。有问题的请举手示意。


10:12

南国早报记者:请问广西在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组织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下一步有哪些重点考虑?



马正国:



《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印发实施3周年以来,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主力军,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组织取得了积极成效,主要有3个方面:


一是共建通道平台,形成强大发展合力。依托“13+2”共建机制,我们与通道沿线省份、铁路、船公司等通力合作,初步构建起以重庆运营中心、广西保障中心“双中心”统筹,四川、贵州、甘肃、宁夏、新疆、湖南等区域运营公司“多方”协同的通道平台体系,实现“统一品牌、统一规则、统一运作”。


二是打造一流服务,联运水平大幅提升。我们在通道沿线建成运营了15个无水港,海铁联运班列已覆盖16省56市108站,其中广西区内班列已基本实现全覆盖,陆路端与中欧、中亚班列有效衔接,海运端可通达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港口。我们整合班列和优势航线资源,提供海铁联运全程“一口价、一站式”服务。


三是强化货源组织,物流规模快速增长。北部湾港海铁联运班列开行量从2017年的178列增长到2021年的6117列、增长33倍,今年上半年开行4132列、增长42%,全年预计突破7000列。运输货类已增加至640余种,今年上半年外贸货物同比增长50%。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29日首趟陆路启运港退税试点政策西安至北部湾港海铁联运列车成功开行,标志着北部湾港成为全国首个享受陆路启运港退税试点政策的沿海港口,更多企业将享受“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陆路启运港退税试政策”的叠加红利。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动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一是对标国际一流港口,提升国际门户港承载能力,力争“十四五”末集装箱通过能力突破1000万标箱。二是大力拓展班列、航线、无水港等覆盖范围,加大货源组织力度,力争“十四五”末班列年开行突破1万列、航线突破100条。三是依托“北港网”服务平台、海铁联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实现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变革、现代化提升,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海铁联运全程物流服务。


10:16

香港商报记者:请问广西在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哪些重大进展?下一步有哪些建设重点?



韦勇球: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感谢您对交通运输工作的关注。


《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印发实施以来,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埋头苦干,勇毅前行,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是干线铁路运输能力明显提升。按照国家相关规划和自治区工作部署,围绕东、中、西三条通道及其内联外延,重点推动干线铁路项目16个,其中完成焦柳铁路怀化至柳州段电气化改造项目建成投运,建设贵南高铁等5个项目,推进黄百铁路等10个项目前期工作。目前,东线、中线通道全线贯通并实现电气化,正在推动西线通道畅通工程。


二是高速公路设施布局更加完善。高速公路东、中、西三大主通道广西段已全线贯通,在此基础上,我们自我加压,聚焦通道扩容和省际互联,谋划推动高速公路项目22个,其中完成新改建项目4个超500公里,实现网络明显完善、能力明显提升。目前与湖南、贵州、云南3省的省际联通通道达11个,出海出边通道达10个。


三是重大水运项目取得明显进展。北部湾港上升为国际枢纽海港,2021年完成港口基础设施投资超100亿元,是2019年的4倍。平陆运河是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中的重大项目,项目于今年3月正式立项,7月自治区发改委批复了平陆运河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近期将开工建设。


四是民航运输加快融入通道发展。2021年成功举办第一届中国—东盟民航合作论坛,开启中国—东盟民航合作新篇章。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航空货运通道,目前在飞国际货运航线16条,通往东盟及南亚9个国家16个城市,2022年上半年南宁机场国际(地区)货邮吞吐量达3.4万吨,同比增长6倍。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达到全国前列、西部领先水平”目标要求,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推动广西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一是聚焦主通道建设,依托平陆运河等重大项目,畅通干线铁路运输通道,推动高速公路通道扩容,加快推进江海联通,建设大能力主通道,强化互联互通。


二是聚焦国际枢纽建设,推进北部湾港大型化、专业化、智能化发展,打造现代国际门户港。建设南宁区域性国际综合交通枢纽,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枢纽节点影响力。


三是聚焦集疏运设施,强化集疏运体系建设,完善多式联运转运设施,提升多式联运衔接水平。


10:24

广西广播电视台记者:请问广西采取了哪些具体举措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发展?



樊一江:


《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印发实施以来,广西深入贯彻国家有关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要指示要求,将西部陆海新通道作为加快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牵引工程扎实推进,坚持政策为大、项目为王、环境为本、创新为要,以“一盘棋”思想统筹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发展。

一是建立健全协同联动工作机制。《总体规划》印发实施以来,我区根据国家层面建立的“14+5”省部际联席会议机制和省际层面建立的“13+2”省际协商合作机制,成立了由自治区党政领导任指挥长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指挥部,我区14个设区市,以及38个部门和相关企业共同作为指挥部成员单位。近年来,持续推动相关设区市成立西部陆海新通道专职工作机构,加快形成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工作局面。


二是推动建立跨区域共建共享合作新模式。通道运营方面,《总体规划》印发实施以来,我区牵头会同重庆等相关省份共同成立了陆海新通道跨区域综合运营平台,按照“三统一”原则,统筹推进新通道运营体系建设。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们还推动组建了四川、湖南等区域平台公司,共同做大通道物流市场。港口建设方面,引进新加坡港务集团、中铁联集等国际国内物流龙头企业,开创了港口、航运、铁路龙头企业强强联合的建设运营新模式。此外,我们还积极与国铁集团、天津货运航空公司等企业开展合作,大力推进南宁国际铁路港、南宁国际空港等物流枢纽平台建设。


三是不断加大政策资金等支持力度。《总体规划》印发实施以来,我区制定出台了《广西高质量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若干政策措施》及配套实施细则等40多个针对性政策文件,在资金、要素等方面全方位支持新通道建设。2021年,我区首次推出以财政间接贴息为核心的“桂惠贷”政策,并专门设置“通道贷”产品,对新通道航运、外贸企业等给予重点支持,截至今年7月20日,通过发放“通道贷”产品,累计支持通道项目超过450亿元,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四是大力推动通道物流商贸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海铁联运平台公司与铁路、船运公司三方合作,建立铁路集装箱与海运集装箱互认机制。加快中马“两国双园”、中新南宁国际物流园、川桂国际产能合作产业园建设,推动通道经济商贸等融合开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