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东兴:昔日硝烟地 今朝边贸城
广西东兴,这座位于北仑河畔的边陲小城,与越南芒街市仅一水之隔,得益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它再次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承担着门户和通道的重要作用。
在春雨绵绵的清晨,天刚蒙蒙亮,东兴口岸的出入口便排起了长龙。有的扛着大纸箱,步伐匆匆;有的手攥鼓鼓囊囊的蛇皮袋,眼神坚定;还有一些人则轻装上阵,挎着皮包,显得从容不迫。他们大多是在东兴定居的边民,在越南芒街经营着店铺,每天清晨赶过来排队通关。在东兴,像这样“早晨出国,晚上回国”的边民每日超过四千人次。
据东兴口岸办介绍,越南芒街批发市场里,百分之九十五的铺面由中国商人经营,主要销售服装和杂货。而越南商人则大量采购干货,再销往越南内地,中国通过越南中转销往东南亚国家的日用百货品,大部分也是通过这种方式进行。
作为中国通往东盟的重要前沿阵地,东兴的边境贸易异常繁荣。漫步在东兴街头,随处可见大小店铺门前悬挂的中国国旗。女老板小慧满面笑容地告诉笔者:“看到隔壁的浙江老板赚了不少,我也心动了,于是转行租了个门面做买卖,店子开了一年,生意还不错。”
小慧每周都要去越南采购一些工艺品、香水和食品,尽管每次都大包小包地搬回来,但仍不能满足货源需求,因此她决定扩大运货渠道。东兴自古以来就是中国西南各省通往东南亚各国的重要通道,2005年边境贸易成交额已突破28亿元人民币,较上一年同期增长三成。如今,这片弹丸之地竟建有海鲜、轻纺、建材、农产品四个专业市场,拥有一般贸易经营权的企业10家,小额贸易经营权的企业100多户,从事互市贸易的边境民众占东兴总人口的十分之一以上,形成了四轮驱动边境贸易的强劲态势。
据东兴市有关人士透露,该市近期计划在以东兴为核心的边境线上建立两个边境贸易加工区。这些加工区将以引进中国东部发达地区的加工业为主,逐步调整边贸加工的产业结构。同时,以东兴互市贸易区为中心,建立各种边贸商品专业市场,促进边贸商品大流通格局的形成,力争用十年时间把东兴建设成一座现代化的边境口岸城市。
为了尽快建成西南出海大通道的水陆口,担负起通往东南亚主门户的历史重任,东兴市各级政府及民众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历经十余年,如今东兴口岸已初具规模。查验大厅、综合楼、查验货场拔地而起,验证通道有16条,人员最大通过能力可达2万人次,车辆每天最大通过能力200辆次。口岸的通关能力从1994年开关首年的进出境人数100万、货物5万吨,跃升至2005年的进出境人数超过300余万人,旅游人数近100万,进出境货物20万吨,实现了巨大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