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全球经贸新闻早知道

经济

环球网援引外媒报道称,日本首相石破茂6日在接受一档电视节目采访时称,他不会在与美国的关税谈判中“轻易妥协”。他还称,日本对美国经济进行大量投资,应该受到与其他国家不同的待遇。(财联社)

柬埔寨政府4日宣布,已与美国在关税谈判中达成协议。双方将于近期发布关于“对等关税”的联合声明,但包括关税税率在内的具体协议内容尚不明朗。继越南之后,柬埔寨成为与特朗普政府达成关税协议的第二个东南亚国家。(参考消息网)

4日,印度向世界贸易组织通报,由于美国对汽车及零部件加征的关税冲击印度出口,印度计划对美国征收报复性关税。近期,印度和美国就关税问题展开磋商,双方在农业和乳制品问题上一直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央视新闻)

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使其生效。这项标志性立法延续并扩展了特朗普第一任期的税收政策,调整了联邦支出,并预示其第二任期的施政方向。(澎湃新闻)

德国联邦统计局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受国内需求大幅减少影响,经季节和工作日调整后,德国5月工业新订单环比下降1.4%。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表示,受贸易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的影响,未来需求可能继续波动,不应排除未来需求再度放缓的可能性。(央视新闻)

投资

乐高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倪志伟5日在上海接受采访时说,当天开园的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进一步彰显了企业对中国市场和中国消费者的坚定承诺,未来将继续坚定加码投资中国。对乐高集团来说,中国是“极具战略重要性的核心市场”。作为全球零售创新的策源地,中国在很多方面堪称行业“先锋”,企业在中国积累的经验和创新成果在全球其他市场同样适用。(新浪财经)

商品

7月4日是美国的“独立日”。往年这个时候,人们会燃放烟花庆祝,而今年,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推高了消费者燃放烟花的成本。根据美国普查局的数据,在美销售的烟花中,超过95%来自中国。几乎所有礼花弹、手持烟花都从中国进口。行业专家认为,美国的关税政策“点燃”了不确定性的引信——如果无法达成协议,未来烟花的成本可能飙升。(央视新闻)

柬埔寨稻米联盟3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前六个月该国累计出口大米超过38.7万吨,出口总额达2.83亿美元,同比增长逾14.5%。上半年,柬埔寨大米共销往全球63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总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4.3%。中国是柬埔寨大米主要出口市场之一。(中新网)

世界最大小麦出口国俄罗斯将小麦出口税降至零,自7月9日起生效。这是自2021年开始征收小麦出口税以来首次取消该税,目的是保护国内市场免受价格飙升的影响,并抑制过度出口。1月份出口税达到了迄今为止的最高水平,为每吨4699.6卢布(59.87美元)。(第一财经)

5日,欧佩克+发布声明,宣布将在8月份将石油产量增加54.8万桶/日。该组织已于5月、6月和7月分别增产41.1 万桶/日。今年3月,8个产油国决定自4月1日起逐步增加石油产量,以回撤自愿减产措施。(财联社)

公司

6日,迪拜道路与交通管理局(RTA)与小马智行(Pony.ai)在阿联酋迪拜签署谅解备忘录,计划启动自动驾驶汽车试点测试。(财联社)

观点

德国《商报》6日发表评论文章称,欧盟与美国之间围绕新一轮贸易安排的谈判正进入关键阶段。德国与意大利因出口依赖而倾向于推动尽快达成协议,而法国、西班牙、丹麦等国则对可能的让步表示担忧。欧盟在对美贸易立场上的分歧日益凸显,相关谈判进展缓慢,前景不容乐观。(央视新闻)

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言人科扎克表示,所谓的“大而美”税收与支出法案会进一步扩大美国的财政赤字,而降低财政赤字是稳定美国债务水平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关键,且行动越早,调整空间越大。近年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直建议美国通过提高税收的方式来填补财政赤字,但这一法案延续了特朗普政府第一任期的政策并增加了新的减税措施。(央视新闻)